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从PLOS ONE国际期刊获悉,一项综合审查发现,包括道路事故等人类活动在内的五个因素会影响受伤或流离失所的野生动物的生存。
(图源:PLOS ONE)
(相关资料图)
人类活动是导致受伤或流离失所野生动物存活率降低的几个因素之一。这是第一个关于野生动物康复的全球综合研究。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野生动物(无论是被营救前还是在被释放后)被机动车碰撞和被家畜袭击的概率共占所报告的野生动物死亡和受伤原因的近一半。
他们还发现,哺乳动物和鸟类在康复阶段都有可能存活下来,但不同地区的存活率不同。例如,在澳大利亚,只有55%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在放归后短期内存活。对于考拉来说,一年内存活率在50%左右。
该研究基于112项已发表的研究数据,已发表在PLOS ONE科学期刊上,确定了与生存结果相关的五个因素:
1.事件,如漏油或火灾。
2.个体动物因素,例如它们夜行性或昼行性动物,它们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
3.人为进行的干预。
4.释放地点的环境,例如食物的质量或可用的筑巢资源。
5.人与野生动物的交界面,如放生区附近是否有家畜或汽车。
研究人员认为,研究结果凸显人类需要减轻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威胁。
“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升级,城市化正在开展,因此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需要被救援和康复,”来自悉尼兽医学院的主要共同研究者Holly Cope博士说。
他们补充道,野生动物护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应继续共同努力,加强动物护理。
“野生动物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研究数据,以便他们可以改善动物护理。相反,如果他们保留准确的记录,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Cope博士说。
例如,时隔五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两次漏油事件,我们收集的事件数据显示,小企鹅康复期间的死亡率从61% 降低到5%。这突显了评估结果有助于改进护理方案。(文/Daisy)
本文经笔者整理编译,仅供读者朋友参考,原文链接如下:
https://phys.org/news/2022-03-human-decreases-survival-displaced-wildlife.html
标签:
分析结果来了!人类活动为什么会降低受伤或流离失所的野生动物的存活率?
槽钢层是用来做什么的_槽钢层是干嘛的|焦点观察
直击丨在苏丹中国公民有组织撤离 五星红旗护你回家!
【焦点热闻】汽车轮胎尺寸规格表大全_汽车轮胎尺寸规格表
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量回升至3月份美国银行业动荡以来最高水平 天天讯息
“中国式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世界热推荐
宁波华翔: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尽管因伤缺席10场,但内马尔本赛季在法甲送的直传球仅次梅西|世界快资讯
青海: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助力首季“开门红” 环球今日报
全球播报:刘诗诗《狐妖小红娘》5月开拍!主演都是高颜值,观众有眼福了!